于万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科学擘画了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六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的坚定决心,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阐释新发展,是新征程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动员令。
黑龙江辖区总面积47.07万平方公里,林地、湿地面积位于全国前列,平均水资源总量810亿立方米,拥有大小兴安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330多个,是500多种野生动物、2100多种野生植物繁衍生长的北方家园,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对黑龙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寄予殷切期望,特别是近期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建好建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森林、江河、湖泊、湿地、冰雪等原生态风貌。这为黑龙江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自然资源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聚力用途管制优布局,当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者
国土空间规划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自然资源部门要以科学规划为美丽中国建设谋好篇、布好局、绘好图。一是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生产要素保障、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生态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空间品质。二是加快推进全省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工作,有效衔接各类专项规划,逐步建立科学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三山四水多点”的生态空间保护格局。三是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促进各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安全发展、永续利用,为推进生态强省、美丽龙江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聚力耕地保护守“红线”,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守护者
黑龙江是全国粮食大省,也是耕地资源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政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将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政治高度,自然资源部门必须坚决扛起耕地保护的政治担当和历史责任。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地方党委、政府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二是坚决维护耕地保护红线的严肃性、权威性、底线性,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严格管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三是探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耕地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体系,保持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四是坚持因地制宜,有序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持续提升耕地资源保障能力。五是常态化开展打击非法盗采黑土和违法用地行为,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聚力生态修复补欠账,当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促进者
当前,黑龙江仍有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欠账尚未还清,自然资源部门必须持续发力,补齐欠账、不增新账,在推进绿色转型、促进低碳发展的实践中彰显新作为、体现新担当。一是科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全力推进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确保2023年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二是全面加快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搭建市场化合作平台,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市场化方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修复进程。三是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方案》,组织技术力量推进自然资源系统“双碳”科技成果创新,全面巩固和提升黑龙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聚力资源节约强效益,当好节约集约用地的推动者
黑龙江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面积位居全国第六,自然资源部门有责任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实施最严格的资源节约制度,强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将每一寸土地的应有价值充分释放出来,以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减轻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一是强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控,以消化存量建设用地规模作为配置新增计划指标的依据,既算增量账,更算存量账,切实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二是有效落实“增存挂钩”机制,着力推动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引导地方政府编制存量建设用地“招商地图”,积极推行“以地招商”,通过“地等项目”“存量优先”,确保好项目找到好地块、好地块用于好项目。三是灵活运用各类支持性产业用地政策,盘活开发区内闲置土地和资产,完善开发区用地监测监管机制,不断丰富监测监管手段,全面提高预警信息处置率。
聚力价值转化添动能,当好“两山”理念的践行者
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要把生态价值科学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价值,自然资源部门要着力打造生态与经济之间的“转换器”,破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让价值转换通道更畅通,真正实现“点绿成金”。一是从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角度,创新谋划工作思路,深化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切实将黑龙江的生态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二是积极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尽快完成自然资源清单编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国家制度创新积累经验。三是围绕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自然资源所有权委托代理模式、自然资源资产储备保护制度、国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资产处置机制等课题研究,尽快形成一批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来源:自然资源部 《中国自然资源报》